網頁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為確保不會錯過最新的內容。請重新載入頁面。立即重新載入
查看更多「香港好去處」精彩內容
水墨藝術家陳紫君(TK Chan)首個融合藝術與科技的個人展覽《AR在那鳥 – 陳紫君水墨AR個人展覽》將於2月19日至24日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展覽展出逾30幅畫作,包括20幅以雀鳥為題的全新創作,更特別引入AR(擴增實境)呈獻四大嶄新觀展體驗:水墨動畫、AR水墨創作、AR導賞及互動小遊戲,參展者除了可以欣賞TK的作品外,亦可參與其中,與親自繪畫的雀鳥合照,讓展覽增添互動性及趣味。
藝術科技啟發觀展新視野
觀眾只需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可看見作品中的候鳥翩翩飛舞;更可自己親自參與創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水墨藝術體驗。配合展覽,TK推出全港首個以水墨藝術為主題的AR填色手機應用程式《AR在那鳥》,觀眾可為雀鳥填色,再透過手機或現場提供的Vision Pro設備,將創作突破宣紙,以3D立體形式呈現於現實空間,猶如雀鳥飛躍眼前,亦可藉此深入了解雀鳥的特性。透過掃描展覽的二維碼,即可與親自創作的雀鳥合照!展覽亦設有互動小遊戲,寓學習於娛樂,讓參觀者在遊戲中認識雀鳥;現場更備有AR導賞書,增添觀展趣味。
候鳥入畫 喚起對濕地生態關注
一向擅長以動物入畫的TK,其代表作包括《雄雞家族》、《快樂狗》及《十二生肖》等,作品曾於倫敦、愛丁堡、威爾士,以及香港、上海、廣州、新加坡、韓國、雅加達等地展出,屢獲國際收藏家青睞。是次展覽中的雀鳥系列,靈感源自香港濕地公園。香港地處東亞候鳥遷徙路線,每年逾550種雀鳥在此駐足。然而,濕地及鳥類生態長年受忽視。為創作這批雀鳥作品,TK曾多次走訪香港濕地公園,細察候鳥棲息及遷徙過程,更與香港觀鳥會交流,深入了解雀鳥習性,並將所得觀察化作筆觸,把雀鳥靈動姿態注入水墨之間,希望藉此喚起大眾對濕地保育的關注。
部份展品介紹
塘邊的友誼
畫作優美地捕捉了遷徙鳥類與人類在魚塘中和諧共處的關係,甚至包含人造濕地中的降水、曬塘、鴨仔塘和河流等元素,展示自然與人類努力之間的共生關係,興背景中的城市摩天大樓形成鮮明對比。
遷徙的和諧
作品描繪了遷徙鳥類和留在香港的常駐鳥類在濕地旁悠然聚集的和諧畫面,每隻鳥都展現出獨特的羽毛和色彩,象徵著繁殖季節的美麗。作品展現出藝術家對鳥類長壽和代代相傳的願景,強調所有生物的共存。
二聯畫《距離》
作品展現冬季遷徙鳥類通過東亞飛行路徑,長達3米,融合了傳統藝術技法與現代視覺元素。作品中描繪了多種遷徙鳥類在不同城市和季節中翱翔,象徵著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不僅展示了城市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錯綜關係,還強調了保護遷徙鳥類棲息地的重要性。
二聯畫《希望之翼:候鳥的翱翔》
以雀鳥翱翔天空的視角,描繪香港新田魚塘濕地逐漸消逝的面貌。候鳥在香港上空滑翔,尋找重要的濕地,讓它們在東亞-澳大拉西亞的壯麗遷徙途中休息和恢復活力。作品鼓勵人們積極探討如何創造可持續的空間,支持野生動物和社區,肩負維護生態平衡的共同責任。